1、貼春聯,我國年俗的文明符號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 “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過春節、貼春聯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民俗之一。
(資料圖片)
3、貼春聯民俗的延續,生動體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
4、 一、春聯的由來春聯,就是把喜慶、吉祥的詞語或對偶句寫在紅紙上,張貼在門口的兩邊,每副春聯還有橫批,多是喜慶、賀歲之類的詞語。
5、每逢除夕之際,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望新的一年過得更好。
6、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年俗,源遠流長,也是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
7、關于春聯的由來,有人說發端于宋、明代。
8、其實,我國民俗中貼春聯過新年的風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
9、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有了貼春聯的習俗。
10、不過,那時候由于沒有紙張,所以春聯往往是刻寫在門庭木掾或石柱上,當然也有的富貴人家把春聯寫在絲帛稠帶上。
11、后來,造紙術發明后,一些文人墨客便用把春聯寫在紙上懸掛,以后在發展到用紅紙書寫春聯,春聯也“飛入尋常百姓家”,掛在普通百姓的門口或者廳堂。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