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財聯社3月1日訊(編輯 夏軍雄)德國工商聯會(DIHK)周三公布的調查顯示,美國推出的大規律綠色補貼正在吸引德國公司到美國投資。
德國工商聯會調查了2400家在國際上活躍的企業,覆蓋了各行各業。調查顯示,高達10%的德國企業計劃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尤其受到青睞。
美國去年8月推出了《通脹削減法》,該法案系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氣候法案,將在新能源和氣候變化項目投入3690億美元,將為在美國生產的一系列綠色工業產品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
歐洲官員擔心,《通脹削減法》會促使企業放棄歐洲,將投資轉向北美。事實上,鑒于《通脹削減法》所提供的慷慨補貼和稅收優惠,越來越來的歐洲公司宣布加大在美國的投資。
調查顯示,23%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鏈考慮搬遷生產。根據《通脹削減法》,消費者購買清潔能源新車可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汽車整車必須在美國組裝,并且電池所用的原材料也得有一定比例源自美國本土或美國的自貿伙伴。
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在經營國際業務時遇到貿易壁壘。在接受調查的公司中,56%的德國企業對貿易壁壘頗有怨言,這是該調查自18年前啟動以來的最高水平。
德國工商聯會貿易主管Volker Treier表示:“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一種可悲的趨勢,即(世界)更加傾向于保護主義。
在接受調查的公司中,約20%的公司感受到了當地內容法規的歧視,類似于美國《通脹削減法》對本土企業的特殊照顧。
此外,西方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制裁,以及俄羅斯的反制裁,也給超過一半的受訪德國企業帶來了挑戰。
Treier預計,德國2023年的實際出口增長率為2.5%,比前十年的平均增長率低一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