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15日訊(記者 史思同)“新華聯系”債務危局愈演愈烈。隨著2月14日的一場司法拍賣落幕,新華聯所持長沙銀行股權再度大幅下降,資本版圖進一步收縮。
(資料圖片)
昨日晚間,長沙銀行發布《關于股東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的結果公告》表示,該行股東新華聯建設持有的其約1.39億股股份,成功以約10.06億元的價格賣出,最終受讓方為長沙市屬國資企業長沙投控。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中小銀行股權普遍被遭冷待的情況下,這場拍賣竟同時引得長沙投控、現代投資兩大國資企業參與競價,競拍過程中更是經歷了32輪的競價爭奪才完成,最終成交價較起拍價高約1.41億元。
競價32輪,長沙投控10.06億贏得拍賣
具體而言,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對湖南新華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建設”)持有的長沙銀行139,157,122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46%)進行了網絡司法拍賣。該筆股權起拍價約為8.65億元,增價幅度為425萬元,雖有3人報名,但競拍過程中實際出價人數只有兩人。
13日上午開拍時,競買者“UGNMJ”率先出價,當日并無人競爭。但14日一早,競價對手“ZWLE0”出現,隨后雙方展開了激烈爭奪。在經過了32輪的出價后,最終以“ZWLE0”1005668141.72元(約10.06億元)的出價成交,另一位競買者“UGNMJ”的出價則止步于10.01億元左右未再加價。
從競價成功確認書來看,競買號“ZWLE0”的背后正是長沙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長沙投控”)。而若本次拍賣的股份最終過戶完成,長沙投控將持有長沙銀行股份 148,472,997股,持股占比增至3.69%。
據悉,長沙投控為長沙市政府出資、市財政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其官網顯示,按照長沙市委市政府部署,該公司“十四五”期間將逐步整合市屬金融資源、引領金融事業發展、構建完善產融共生新體系,逐步打造成為全牌照的國內一流地方金融控股集團。
而另一位競買者“UGNMJ”雖未亮明身份,但市場聲音普遍指向一家A股上市公司——現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現代投資”)。
此前2月13日晚,現代投資發布公告表示,將參與競拍長沙銀行3.46%的股票。本次競拍如獲成功,將有助于增加公司優質金融資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然而隨著拍賣結束,現代投資再次公告表示“公司未能成為該競拍項目的最終受讓方,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資料顯示,現代投資持股5%以上的前3大股東均為國資企業,其中第一大股東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7.19%。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兩大國資企業同時現身參與競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股權交易市場開始活躍,好的金融資產開始受到市場追捧。隨著經濟穩步復蘇,部分中小銀行資產質量改善,投資者也隨之看好未來投資機會。
賣股抵債,新華聯資產再收縮
隨著此次拍賣結束,“新華聯系”所持長沙銀行股份將大幅下降,其資產瘦身之路隨之更進一步。
據了解,若本次拍賣股份最終過戶完成,新華聯建設所持長沙銀行股份將降至111.99萬股,持股比例由3.49%降至0.03%。加上其一致行動人新華聯石油所持該行的4727.79萬股股份,兩者合計持有該行股份將降至4839.78萬股,占比1.20%,并均已被質押且司法凍結。
實際上,這并不是上述該筆股權第一次被提出司法拍賣。早在去年11月4日,長沙銀行就披露了拍賣預告稱,法院將于2022年12月5日至6日對上述1.39億股份進行第一次網絡司法拍賣。但沒過多久,該次拍賣便被申請人撤回,直到如今再次拍賣。
而長沙銀行這中間波動皆起因于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華聯”)的債務糾紛。據悉,此次拍賣源于新華聯及下屬子公司未按約定償還華融資產債務(涉及債務本金8.8億元),因而被后者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不過,拍賣股權抵債也并非是新華聯想要看到的。此前,新華聯曾在上述該筆股權的拍賣公告中表示,若本次司法拍賣完成,將導致公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投資收益的下降,并對未來損益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公司及子公司將積極與債權人、法院及相關方進行溝通,爭取獲得債權人諒解、達成和解,同時將積極籌措還款資金,力爭妥善解決上述逾期債務事宜。
但從現實來看,新華聯最終也未能得償所愿。隨著該筆拍賣完成,新華聯發布公告表示,此次股權拍賣而得的約10.06億元,主要用于支付償還公司欠付華融資產的債務本金及利息。
據了解,新華聯最早通過新華聯建設和新華聯石油持股,成為長沙銀行第二大股東,二者合計持有長沙銀行股份曾達10%。但隨著后續遭遇流動性危機、經營困難,不得不減持、拍賣旗下所持股權,以償還債務,緩解危機,其所持長沙銀行股份也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