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季度豬價突破不了16元,養殖戶虧掉去年利潤;二季度已過半,豬價突破不了15元,養殖戶開始負債,養殖規模越大負債越多。據相關機構統計, 19家上市豬企總負債已高達4393億元,僅牧原一家負債金額就高達1116.6億元,新希望也接近千億元,負債948.79億元,其余溫氏、正邦、傲農、天邦、大北農等負債額也在百億以上。
在低豬價面前,無論養豬規模大小,誰都無法避免虧損,只有虧得多與虧得少的區別。據豬好多最新數據顯示, 5月10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4.37元/公斤,較昨日相比下跌0.04元/公斤,豬價再度轉跌,就連有資本支持的上市豬企也要熬不住了。 下面我們通過幾組數據對比來更直觀的看一下豬企的現狀。
先來看一季度各上市豬企一季度的養殖完全成本,牧原15.4元/公斤,溫氏17.4元/公斤,新希望17元/公斤,大北農18.7元/公斤,傲農18元/公斤……
實際上,與去年豬企公布的成本相比,一季度大部分豬企的成本是有所上升的,有的是因為擴張造成的均攤成本處于高位水平,有的是因為一季度非瘟影響總體成本。總之, 即便一季度生產成本不上升,按照豬企最新的生產成本與當前豬價比對,仍然無法扭轉虧損的局面。
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各大豬企現在的負債金額,接下來我們再看來看一下他們的負債率,牧原負債率56.37%,溫氏負債率59.22%,新希望負債率70.40%,傲農負債率83.12%,天邦負債率83.14%,大北農負債率60%……
高負債率背后,說明什么?說明 各大豬企的現金流是真的很緊張,對此,部分豬企不得不調整年初定好的年度出欄計劃,開始主動去產能。 4月初,傲農就宣布下調年度出欄目標,由800萬頭調減至600萬頭,5月天邦、大北農、天康也相繼宣布下調年度出欄目標,最高下調350萬頭。
在產能去化的同時,值得關注的是飼料方面也傳來好消息, 近期飼料糧價格下降有望幫助生豬企業降低養殖成本, 對此,豬企方面對于2023年下半年的盈利還是比較有信心。
展望二季度,業內人士及官方專家均認為,6月豬價有望回升至成本線附近。 按照目前全國31省市的最新豬價來看,6月要扭虧豬價至少要上漲近2元/公斤,您覺得這個目標能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