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勞動模范舒輝菊,方寸之間守匠心,堅守之中鑄匠魂,打造精美優質的手工藝飾品,做傳統珍稀技藝傳承人,其突出的工作成績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客戶贊許。舒輝菊現為湖北金蘭首飾集團傳統首飾藝術品工作室主任,2017年她獲得襄陽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8年獲得襄陽市“隆中工匠”稱號,2023年4月榮獲“湖北省勞動模范”稱號。
舒輝菊是棗陽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和燒藍工藝的領軍人才,她1994年拜師于花絲鑲嵌高級工藝師趙德高和工藝美術大師倪成玉,虛心向兩位老師學習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技術和燒藍技術,系統地學習花絲鑲嵌技術和銀平填花絲技術,從業30年來,有20件(套)作品獲國家級獎項。
(資料圖片)
2013年,舒輝菊設計制作的《錦繡中華》花絲盤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國信·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花絲《虎座鳥架鼓》《愛戀》獲“天工精藝獎”優秀獎。2017年,設計制作的《黃鶴樓花絲盤》在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2018年設計制作的《黃鶴樓》花絲擺件在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2019年設計制作的《十二生肖》系列,將時尚與傳統融合,獲第四屆“天工精制”國際時尚珠寶設計大賽白銀組金獎。《東方旗韻》以獨特的視角將旗袍文化與花絲工藝結合,獲2019“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
舒輝菊帶領的傳統首飾藝術品工作室積極探求古法工藝的現代化運用,汲取了宮廷花絲工藝的富麗與精致,吸收了平填工藝的質樸與平實,設計取材傳統文化元素,逐步實現花絲工藝首飾化、實用化、市場化,滿足了人們逐漸提高的審美需求,實現了花絲首飾大眾消費的愿景。
獨創花絲類字畫
舒輝菊將古老的花絲工藝與現代飾品巧妙融合,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運用花絲技術,結合燒藍工藝,以傳統經典為設計選材,創新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絕倫的字畫產品。這種傳統工藝與現代包裝相結合的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山東、山西市場引起不同凡響,迅速吸引私人訂制市場,最高一幅當年價值達50萬元。該花絲字畫系列涉及100多個品種,持續6年銷售額攀升,價值高達千萬元。
開創白銀日用禮品
舒輝菊深刻洞察禮品市場熱點,獨具慧眼地開發暢銷不衰的銀梳、銀碗、銀筷、銀勺、銀元寶、銀發簪等系列產品。設計紋樣獨具創意,產品款式年年更新。既延續了銀器吉祥美好的寓意,又煥發了白銀禮品的市場活力。白銀日用禮品自2007年推出以來,銷量逐年增長,近年銷量都穩定在5000公斤以上。
拓展私人定制禮品
2007年在原有工藝產品的基礎上,舒輝菊設計制作了花絲《泰山圣母銀絲鳳冠》,并將產品納入私人訂制范疇。由于花絲工藝精湛,客戶慕名而來,實現了大型擺件的獨立生產,完成了花絲產品從主動生產到為客戶量身定制的高端升級。2020-2022年,私人訂制產品再上一層樓,順利為客戶量身訂制了《啟航》《金陵十二釵》等精美恢弘的大型擺件,其中《啟航》以南湖紅船為參考,彰顯了黨的初創時期的敢為人先的精神,獲得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雙創”項目“產品類”和“人氣類”兩項榮譽獎。《金陵十二釵》則以其濃厚的文化底蘊,成功入駐江寧織造博物館。
舒輝菊在實踐中思索工藝應用之理,撰寫并發表了論文《中國傳統花絲工藝的應用和發展創新》,撰寫了4篇關于工藝技術運用的論文:《傳統花絲工藝在禮品設計中的借鑒與運用》《現代組裝首飾的多元化創新》《對貴金屬禮品開發的一點想法》《尋找貴金屬禮品設計的突破點——包裝和配飾在設計中的運用》。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以實操經驗助力傳統技藝的現代傳承,現已培養數名高級工藝技師,讓花絲工藝接續傳承。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舒輝菊以工匠精神,堅守平凡崗位,在傳承與創新的路上,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工藝在新時代歷久彌新,她是“制造美·傳承美”經營理念的最佳踐行者,也是忠于職守、精益求精、實干擔當時代品格的優秀詮釋者。
來源:云上棗陽
通訊員:謝遠道 劉佳
>責編:伍生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