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干戈為玉帛是變戰爭為和平。
2、玉帛:古代諸侯會盟朝聘時的禮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讀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干戈:兵器,借指戰爭或者爭斗,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友好。
4、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5、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
6、”譯文:從前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三仞高的城池來保護國家守衛百姓,大家都想離開他,別的部落對夏虎視眈眈。
7、后來禹當了首領,發現這一情況,就拆毀了城墻,填平了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
8、于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愿意來歸附。
9、禹在涂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部落首領上萬。
10、擴展資料:《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宗室劉安招致賓客,在他主持下編著的。
11、《原道訓》是《淮南子》的首篇。
12、劉安,西漢皇族,淮南王。
13、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
14、劉安是豆腐的創始人,著有《淮南子》。
15、《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宗室劉安招致賓客,在他主持下編著的。
16、據《漢書。
17、藝文志》云:“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現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說的內篇所遺。
18、全書內容龐雜,它將道、陰陽、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來,但主要的宗旨傾向于道家。
19、《漢書。
20、藝文志》則將它列入雜家。
21、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化干戈為玉帛。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