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盤龍區委、區政府深化城鄉社區“五級治理”工作模式,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充分組織發動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推行“民生小實事”,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東華街道作為推動“民生小實事”工作有效開展的主力軍,以居民需求為核心,通過分類治理小區、分層推進自治、分級解決民生小實事,從過去自上而下的單向管理轉向多方良性互動,以多種方式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做到民生工作服務為民。
昆明市盤龍區東華街道小龍路社區稻香巷是一條“斷頭”巷,因附近有東華小學,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車駛到學校門口后,只有掉頭才能駛出巷子。這條400米長的小巷常堵得水泄不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對此很有意見。為了暢通交通,每天上午東華街道辦事處城管、社區工作人員、交警等都在此疏導交通,但收效甚微。附近居民曾多次找到街道、社區反映問題,但受到東華北區舊城改造影響等原因,擁堵難題一直未能解決。
2020年6月,“民生小實事”項目啟動,小龍路社區提出打通稻香巷“斷頭路”解決擁堵的問題,并就此召開民意調查會,得到居民代表的一致同意。
打通稻香巷需要開口,這個口將直接匯入人民東路,面對路標設置、綠化帶拆除、道路監控安裝等一系列難題,東華街道辦事處召開工作協調會,積極協調盤龍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和交警部門,完善稻香巷“斷頭路”開口相關手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稻香巷連通人民東路,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得到解決。“以前每天在樓下堵到天黑,現在不用早出晚歸了。”家住稻香里小區的肖向麗高興地表示。
昆明市盤龍區東華街道田園路社區文藝路總工會宿舍是個老小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共有144戶居民。
2020年11月,盤龍區開展民生小實事項目工程,作為首批試點,田園路社區充分聽取民意,挨戶到居民家中進行問卷民意調查,了解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經過調查,社區確定為居民先完成3個項目:小區大門低矮破舊,大門頂上有植物雜草壓住,消防通道阻塞,需要整改;單車棚年久失修,雨天屋頂漏雨,電動車充電不安全;小區圍墻破損,影響整體環境。
經大部分居民同意,3個項目開始實施。在社區的動員下,樓棟長、網格員自愿成立項目小組,為群眾解決煩心事。
新建單車棚是好事,但居民王阿姨提出了不同意見:“新建單車棚在原單車棚的基礎上屋頂要加長10厘米,會影響到我家的采光,我不同意。”田園路社區工作站站長楊丹玨認真聽取意見,她請施工人員重新測量屋頂的長度,將屋頂“加長10厘米”的方案調整為“加長5厘米”。不久后,新單車棚建好了,居民充電更方便,王阿姨家采光也沒有受到影響。王阿姨滿意地說,社區辦事細致認真,她還給社區送來一面錦旗,“民生小事暖民心,為民排憂解難題”說出了她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