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公布能源互聯網示范區評選結果,合肥能源互聯網示范區入選全國首批地市級能源互聯網示范單位。
“2022年初起,我們選取合肥市濱湖新區和一環內為‘合肥能源互聯網示范區’建設試點區域,以智能融合終端深化應用為基礎,按照‘逐步覆蓋、規模推廣’思路,打造國內領先、互動智能的配電網。”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專責阮祥勇說。
據介紹,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與國內領先智能電氣設備生產廠商合作,在示范區內打造以智能融合終端為核心的配電物聯網體系,總計安裝智能融合終端5840臺,各類末端傳感裝置1012臺,低壓智能斷路器205臺,實現配變臺區100%覆蓋。
這些智能終端通過先進技術手段,接入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配電云主站,不僅能夠實時掌握配電房溫度、濕度、門禁情況,還能對低壓配電網的運行電流、電壓、頻率等主要數據24小時監控,支撐低壓停電研判和臺區運行分析。
“配電站房內所有設備運行情況在后臺系統內‘一目了然’,并能及時發現運行潛在缺陷和隱患,無需工作人員定期巡視。預警信息進一步精準到臺區和低壓用戶,將過去平均需要1個小時以上的低壓搶修時間直接縮短為半個小時甚至數分鐘內。”國網合肥供電公司濱湖科學城供電服務中心綜合室專責張嘉文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區建設還“先行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應用。合肥供電公司試點在王大郢小區建設2臺60千瓦直流充電樁及10臺4千瓦的交流充電樁,通過融合終端智能控制策略,實現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場景。
“在小區配電變壓器不擴容條件下,融合終端可以自動調節充電樁輸出功率在1.8千瓦至7千瓦之間。避免用電高峰時段電動汽車批量充電可能對小區平穩用電造成的影響。未來,我們計劃依托專業充電APP,進一步拓展預約充電樁群充電等功能,讓居民享受更加經濟的充電費用。”阮祥勇說,合肥供電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加大城市智慧配電網建設力度,不斷提高靈活控制能力和全息感知能力,賦能城市發展和百姓生活更可靠電力。
(記者 趙俊松 通訊員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