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定區鳳翔鎮李家咀村,街道整潔,環境宜人。說起村子近年來的變化,要從一個人說起。他是一名退役軍人,十年軍旅生涯鍛造了他堅強的毅力和強烈的使命感;他是一名青年“兵支書”,一心為民、信念堅定,奮斗在鄉村振興主戰場。
2011年12月,趙亮從濟南軍區空軍防化大隊退伍,頭腦靈活的他立即回到家鄉發展蔬菜種植。蔬菜種植、收購、貯藏、銷售……經過8年的拼搏,趙亮的事業風生水起。2019年7月,31歲的趙亮毅然挑起了李家咀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
剛上任之初,趙亮組織村里對一處棄用的麥場進行改造,建成了2000余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成為大伙茶余飯后談心、鍛煉、娛樂的好去處。同時,組織群眾自籌資金建成了明理書院,讓群眾在里面讀書看報、書畫交流,并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蔬菜種植、縫紉、電焊等技術培訓。
李家咀地處川區,種植芹菜歷史已久。但受市場行情不穩定的影響,種植農戶不多,蔬菜產業不具規模。趙亮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因地制宜、創新舉措,不斷扶持和壯大村里的合作社規模,進一步完善冷鏈設施服務,建成4座容量為4000噸的恒溫庫,積極對接外來商客,拓寬銷售渠道。
芹菜產業成為李家咀村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全村600多戶農戶種植芹菜7500余畝,人均收入達3萬元,芹菜遠銷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全村202戶814名貧困群眾依靠蔬菜產業實現了穩定脫貧,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李家咀村距離城區近,人流量大,人口復雜,又值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高峰期,防疫壓力很大。趙亮帶領村“兩委”成員和志愿者值守路口、逐家逐戶排查返鄉人員、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監測居家隔離人員……
面對防疫物資緊缺的難題,趙亮向戰友打電話求助,將籌得的醫用口罩、防護服,全部免費發放給了老人和貧困群眾。他還自掏腰包,為疫情防控值班點的工作人員購買了方便面、礦泉水等生活物資。在趙亮的帶領下,全村55名黨員群眾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趙亮又坐不住了。為了把村里建設得更好,2022年春節剛結束,趙亮就組織和動員農戶將公路沿線有礙觀瞻的殘垣斷壁、破舊房屋進行了拆除,對農戶房前屋后、河道溝渠的垃圾進行清理。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家咀村被列為2022年鄉村建設示范創建村。
“辦好老百姓的每一件事就是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每天都在出征,時刻都在沖鋒。”趙亮持續奮斗在鄉村振興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