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與鋼筋水泥打了28年交道;他深深愛著自己的家鄉,力爭用最好的技術保障建筑的質量和安全;他踏實做事、本分做人,經常一身泥水和汗水,被同事和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泥水大師”。
他是徐旭輝,一名來自寧波大云建設的普通建筑工人。1977年,他出生在寧海縣深甽鎮嶺徐村一戶普通農家。父親有泥工手藝,從小耳濡目染,徐旭輝也對此產生了興趣。
初中畢業后,16歲的徐旭輝離開家鄉,成為一名泥工學徒。為了學到更多東西,他每天跟著師傅轉。他虛心請教老工匠,細心觀察他們的操作要領,瞪著眼睛“偷師”,甚至對他們的動作進行模仿,下班后憑記憶實踐操作。很多時候,他都主動要求加班,沒日沒夜奮戰在工地。
短短兩年,徐旭輝從一個泥工“新兵”成長為師傅。“橫平豎直隨便量,3米高的墻最多只有半厘米誤差。”這就是徐旭輝高超的業務能力。
徐旭輝常說:“砌一面墻不過大半天,可質量安全卻是一輩子的事,所以得老老實實把所有活都干好。”在寧波大云建設有限公司,徐旭輝參與了重大工程建設項目30余項,建設工地多次獲評市縣標化工地、結構優質獎等。2015年,他參加浙江省第三屆農村建筑工匠技能比武,獲得個人全能一等獎。
從小工成長起來的徐旭輝理解工友的艱辛和不易,也明白一人的技能再高也代替不了團隊的作用。在項目建設中,他主動給農民工兄弟當師傅,絕不藏著掖著。從一個人打墻,到組織一隊人打墻,實現了團隊力量的最大化。幾年下來,徐旭輝帶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骨干,幫助他們取得了職業資格證。
20多年來,他先后榮獲“2020年全國優秀農民工”“寧波市五一勞動獎章”“2016-2018年度寧波市勞動模范”“寧海縣首席工人”“寧海縣首批緱城名匠”等多項榮譽。
記者采訪手記:在寧波,像徐旭輝這樣的建筑工人還有很多,他們是城鄉建設事業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從工廠到學校,從道路到橋梁,從綠地到廣場到高樓大廈,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了他們的汗水和智慧,最終鑄就了我們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