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天價雪糕”的代名詞),指那些隱藏在冰柜里面,看著其貌不揚,但當你拿去付錢的時候,其價格會“刺你一下”的雪糕。
這個夏天,有關雪糕的話題,就像炎炎夏日一樣“炙熱”。
自今年7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開始施行。該規定提及: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屬于價格欺詐行為。一時間,各大社交平臺上,“發現雪糕不標價可立即投訴”“7月起雪糕刺客或將無處遁形”等話題熱度不減。
春城昆明,有著怎樣的雪糕江湖?不同年齡段人群,對雪糕持何種消費態度?從幾毛錢的冰棍兒到價格幾元甚至動輒數十元的雪糕,消費升級背后有著怎樣的經濟社會變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昆明雪糕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試圖揭開“雪糕江湖”背后的消費升級密碼。
新規出臺讓消費更放心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昆明家樂福、711便利店、麥當勞、盒馬鮮生等商場時發現,各商家均在雪糕冰柜區顯眼位置張貼了相應商品的價格。
在家樂福昆明南亞風情第一城店,記者注意到,雪糕專區的冰柜貼有新產品、網紅款、8折活動款等字樣。50余種雪糕種類,價格從1元到39元不等。冰糕區的售貨員李女士說,今年6月以后,購買雪糕的人數明顯增多,消費人群以老年人和帶孩子的家長為主。
“雖然家樂福一直都有明碼標價,但新規出臺讓我們消費者更加放心了。”正在為孩子購買雪糕的潘女士說。
談及購買雪糕刺客的經歷,潘女士表示,出于好奇自己曾經購買過售價20.7元/支的“須盡歡”,但口感并未達到預期。日常生活中,一般超過10元/支的雪糕不會選擇購買。
麥當勞售貨員張女士說,近年來,老年人消費甜品的人數在逐漸增長。
“年輕的時候我們沒有甜筒吃,只能吃冰棍,現在有條件了就想嘗嘗鮮。價格在10元以內基本都可以接受。”出生于1965年的市民鄧菊說。
定位較為高端的雪糕品牌——哈根達斯,成為部分“奶爸奶媽”的選擇。出生于1992年的昆明市民楊紫琳告訴記者,身為母親,會更加信賴哈根達斯這樣的老品牌。
“誰會拒絕16元一個球的手工冰淇凌?”“00后”張浩宇的選擇,或許代表了昆明大多數年輕人群的消費潮流和消費主張。
“文創雪糕”受熱捧
記者注意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遷,雪糕江湖日新月異。從昆明市場情況看,已從最初的冰棍兒,衍生出大觀樓、翠湖等帶有歷史符號及地理標簽的文創雪糕。如今市場上的雪糕,除了具有解暑、飲食功能外,還衍生出了社交、文旅宣傳等更多功能。這也是雪糕江湖背后隱藏的消費升級體現。
“玫瑰味的雪糕里面真的有玫瑰花瓣,而且樣子特別好看,15元/支的價格比雪糕刺客劃算,我還會購買。”在云南陸軍講武堂雪糕銷售點采訪時,剛購買了一支文創雪糕的消費者張暢暢,翻看著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說。
翠湖公園雪糕銷售點的商家夏女士說:“顧客主要是年輕人和帶孩子的父母,回頭客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賣600支。”
記者了解到,翠湖公園的文創雪糕,出自北京之間味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南京博物館、四川博物館等文創雪糕的出品商。在一系列文化聯誼活動助推下,翠湖公園雪糕也會“出滇”到四川、南京等地。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云南旅游行業專家吳寶璋表示,云南可考慮進一步加大文創雪糕產業培育力度,增添文創雪糕的文化內涵,讓更多文創雪糕出自云南,走出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