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布局綜合性物流園區
借助中老鐵路開通機遇和玉溪產業優勢,玉溪在緊鄰中老鐵路研和站和中越鐵路玉溪南站所在地規劃布局了綜合性物流園區——中國西南·玉溪國際物流港。玉溪國際物流港分為研和及化念兩個板塊,面積共21.29平方公里,其中研和板塊為核心區,化念板塊為互補功能區。
未來,玉溪國際物流港將充分發揮泛亞鐵路東線、中線(中老鐵路)貫穿全境優勢,形成集大宗商品物流、供應鏈服務、生產制造配套物流、高原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跨境貿易及外貿綜合服務于一體的物流功能體系,與滇中城市群其他物流樞紐形成聯動,打造成為對內連接成渝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對外輻射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蓬勃發展
“說到玉溪,就想到生物醫藥;說到云南的生物醫藥,不得不提玉溪。” 經過多年夯基壘臺,玉溪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蓬勃發展,以沃森生物、維和制藥、賽靈藥業、鴻翔中藥等為代表的企業加快發展,奠定了“玉藥”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6月9日,采訪團來到玉溪,走近玉溪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這個中成藥單品年銷售額達4億元以上
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第一村——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在公司的包裝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自動化包裝流水線上,將一瓶瓶“恒古骨傷愈合劑”進行包裝、裝箱。2021年恒古骨傷愈合劑單品銷售達4億元以上,“十四五”期間,銷售有望獲得較大突破。
賽靈藥業總工程師楊天市介紹,恒古骨傷愈合劑是在總結云南元陽彝族600年古方用藥經驗基礎上研制而成的骨科用藥,2002年就獲得了國藥準字批準文號,是全國獨家品種,《云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把恒古骨傷愈合劑列為重點培育壯大“云藥”品牌的優勢產品之一。
“產品目前主要立足于國內銷售,未來希望拓展海外業務。”楊天市說,中老鐵路開通后,有利于賽靈藥業的產品往南亞東南亞拓展。
去年產值突破121億元同比增長51.69%
玉溪共有藥品批準文號256個,其中中成藥162個,化學藥83個,生物技術藥11個,初步形成了以疫苗、單抗為代表的生物技術藥和以特色藥、民族藥為代表的中藥兩大品牌。
2021年,玉溪全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實現產值121.5億元,同比增長51.69%。其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96.9億元,同比增長57.94%;實現工業增加值37.46億元,同比增長56.1%。今年1至4月,在國內疫情形勢嚴重、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的情況下,玉溪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仍保持增長,實現產值35.86億元,同比增長10.27%,其中制造業實現產值25億元,同比增長7.99%,工業增加值9.43億元,同比增長1.39%;醫藥商貿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3.39%;中藥種植實現產值3億元。
組建產業專班助力企業搶占競爭制高點
當前玉溪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機遇期,玉溪在研究分析玉溪市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存在的短板弱項的基礎上,圍繞產業規模實力強、產業鏈條基礎好、龍頭企業支撐突出、發展空間較大的重點產業鏈,組建10個制造業全產業鏈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優勢、具有突出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產業標桿、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全產業鏈專班就是其中一條。
通過建設疫苗、單抗產業鏈,打造全國高端生物技術藥基地;建設中成藥產業鏈,打造全國中成藥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天然健康產品產業鏈,打造國內一流天然健康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醫療器械產業鏈,打造云南省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基地;建設化學藥產業鏈,將玉溪建成云南省重要的原料藥和仿制藥生產基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總產值達500億元以上,增加值達到18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
“中老鐵路開通后,我們引導本市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在國內外新建、收購、并購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推進生物醫藥產品國際化注冊,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最終輻射和進軍全球市場,努力把我們2025年500億元產值目標變成現實。”玉溪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全產業鏈專班副主任張文海說,中老鐵路在玉溪設立有5個站點,使玉溪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更加凸顯,玉溪站、研和站、峨山站、化念站和元江站組團構成的中國西南·玉溪國際物流港正從藍圖變成現實。玉溪依托中老鐵路輻射南亞東南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高端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發揮高原生態優勢,打造云油品牌
1980年,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滇雪從國有企業改制成民營企業后,發展的壓力逐年增大,到了2009年時,便難以為繼。那時的滇雪,名不見經傳。
如今的滇雪,已是另一番模樣:是中國西南范圍內擁有最先進菜籽油生產線的企業,年加工能力15萬噸,倉儲能力4萬噸,灌裝能力30萬噸,“滇雪”“菜家村”食用油在云南的市場占有率為26%。
改變的背后,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如今的滇雪,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又有著怎樣的規劃?6月10日上午,采訪團來到位于玉溪市紅塔區研和街道的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
滇雪、菜家村產品家喻戶曉
干凈整潔的廠區里,等待裝貨的大貨車排起了長龍,空氣里飄蕩著一股炒油菜籽的香氣。現代化的廠房里,機器不停地生產。滇雪糧油產品展示廳里,不同品種、不同系列、不同規格、不同款式、不同包裝的食用植物油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介紹,過去滇雪是一個傳統的生產型企業,改制后企業經營每況愈下。2009年前后,企業訂單少,僅有的50名工人,一年也只上得了半年的班。為了維持生活,有的職工不上班時就騎著摩托外出拉人補貼家用。
“云南的生態食品非常多,但是云南最關鍵的是缺少品牌。”劉軍說,窘境之下,公司下定決心進行轉型。2010年,公司決定從品牌、市場、特色、基地抓起,發揮云油高原生態優勢,打造云油品牌。
2014年開始,公司開展了“滇雪學習日”活動,每個周末的下午是職工集中學習的時間。通過這些年的學習,公司的凝聚力、部門的向心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都很高。
經過十余年的堅持,滇雪、菜家村產品家喻戶曉,全省129個縣(市、區)實現了終端銷售網絡全覆蓋,食用油的銷量從2010年的不到1萬噸增加到了去年的20萬噸,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不到1%提升到了現在的26%;公司的人員也從之前的50人增加到500余人,職工月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
現代化精煉油廠在建,計劃明年投產
“中老鐵路建成后,云南再次擴大‘朋友圈’,東南亞是今后發展的沃土之一。”劉軍說。
據介紹,中老鐵路開通后,滇雪做了兩件事,一是投資2.7億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精煉油廠,年加工能力15萬噸,目前已在建設,計劃明年投產;另一個是通過中老鐵路,計劃把種植基地做到國外去,依托玉溪優越的區位優勢,在沿線將滇雪優質糧油原料基地建設到100萬畝。初加工放到國外,精深加工放在國內,把國內好的產品賣到國外,把老撾優質的糧食油料和生態農產品買進國內,促進企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帶動國內國外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滇雪將通過腳踏實地的行動,與中老人民一起為幸福生活奮斗,講好共同富裕的云南故事。
借芒果產區優勢,打造熱帶水果產業
元江擁有得天獨厚的干熱河谷氣候,是全國芒果主要優勢產區之一,芒果種植有400多年的歷史,這里生長著140多種芒果,被稱為“芒果基因庫”。6月10日,采訪團來到元江,感受這座“濱江花果城、避寒養生地”的獨特魅力。
芒果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6月,正值元江芒果成熟,采訪團來到甘莊街道那罵螺螄寨小組,在通往“云南熱區特色水果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及產業化應用”示范基地的道路上,路兩旁的芒果樹上,沉甸甸的芒果把果樹墜彎了腰。“大家眼睛所能看到的,都是芒果林。”甘莊街道辦事處主任史顥郡說,2021年,甘莊街道種植芒果13.7萬余畝,占全縣種植面積的51.7%,其中甘莊社區種植芒果2.11萬畝,僅那罵螺螄寨小組芒果種植就達3000余畝,年產量2400余噸,產值超過1200萬元。
據介紹,甘莊街道曾經以種植甘蔗為主,芒果種植并不成規模。后來,甘莊社區那罵螺螄寨被確定為“一村一品”芒果產業發展試點村,發展芒果產業。2017年10月,甘莊街道芒果協會成立,每年邀請農業專家組織4期針對芒果矮化嫁接、換種改良、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將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培養為本地芒果種植“土”專家。這些“土”專家們再分片區包干負責,與群眾結對幫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戶完成品種改良和日常管理。獨特的氣候加上科學的種植管理,讓那罵螺螄寨小組產出的芒果果品風味濃、甜度高,深受人們喜愛。
種植了30多年芒果的李鋼,看到了芒果種植的前景。兩年前,他將自己20畝的芒果基地,擴展到了80畝,主要種植臺農一號、金鳳凰、熱農等市場上比較熱銷的品種。“這段時間來找我的客商多得很,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在李鋼看來,中老鐵路開通后,更多人認識了甘莊芒果。
“今年的芒果,價格很好。這個大的金鳳凰,現在批發價一公斤就賣到12元了,小果一公斤五六元也沒問題。”在那罵螺螄寨小組的芒果地里,芒果種植大戶李鋼告訴記者,因為前期氣候原因,今年的芒果減產,但這段時間來地里收購芒果的客商很多,價格也高。不過,因為成熟度沒有達到,他們就沒接單。他告訴記者,去年村里的芒果銷售均價在每公斤3.5元,今年預計每公斤批發價在8元左右。
將打造高端水果生產基地
2021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45.5萬畝、產量49.7萬噸、產值30.55億元,其中芒果種植面積23.4萬畝、產量17.3萬噸。“十四五”期間,元江將發揮芒果產區優勢,發展熱帶水果產業,優化早、中、晚熟品種結構和“一核一帶二極”產業布局,打造高端水果生產基地。到2025年,水果種植面積達50萬畝,其中芒果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年產鮮果20萬噸。
“鐵路的開通,加快了水果的流通,對全縣及周邊縣水果產業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據悉,下一步,元江縣將充分發揮交通匯集優勢,加快推進元江火車站站前廣場、縣城—甘莊集鎮快速通道等項目建設,加速縣鄉村道路硬化及改擴建,全力推進紅河谷農產品物流與交易園區建設,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農產品集散區。
此外,元江還將加強蘆薈、茉莉花、生物藥等原料基地建設,提升農產品加工和研發能力,打造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加工聚集區。圍繞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高端水果示范基地目標,推進以芒果為主的“一縣一業”水果產業格局由分散向集中、發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約、產業鏈條由單一向復合轉變,創建干熱河谷綠色產業發展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