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資本邦了解到,利爾達(832149.NQ)北交所IPO申請于近日獲受理。
利爾達的主營業務為物聯網模塊及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IC增值分銷業務。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利爾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56億元、13.77億元、22.06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117萬元、5127.76萬元、1.81億元。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擬全部用于先芯三期物聯網模塊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合計擬投入募集資金2.99億元。
本次北交所IPO,利爾達坦言存在下列風險:
(一)國際貿易紛爭風險
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國際貿易摩擦爭端加劇,部分國家挑起了與中國的貿易紛爭,對中國企業進行貿易制裁和單邊限制,該等歧視性貿易政策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若相關國家在未來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限制,將貿易制裁領域進一步擴大,則公司可能面臨無法從相關國家和地區進口芯片或者無法向部分客戶銷售產品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二)供應商集中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9.36%、51.45%、51.52%,采購集中度較高,其中向第一大供應商ST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3.01%、33.02%、36.34%。公司的上游供應商主要為國際或國內的知名芯片原廠,該等芯片原廠主要為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進入壁壘高,數量較少,具備先進IC產品的設計及生產能力,故公司上游芯片原廠呈現具有集中度較高的特征。
盡管公司與上游主要芯片原廠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但若未來上游芯片原廠因股權結構、管理層調整或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或調整下游代理政策或因公司的技術服務能力及下游客戶渠道發生變化等原因而導致上游芯片原廠終止與公司的授權代理協議或業務合作,則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三)產品代理授權被取消或不能續約的風險
芯片原廠的授權是公司IC增值分銷業務穩健發展的基石。目前,公司已取得ST(意法半導體)、圣邦微、高新興、樂山無線電、NORDIC(北歐半導體)、QORVO(威訊聯合)等國際或國內知名芯片原廠的授權資質,與多家原廠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但是,如果未來因原廠自身業務調整、或是國際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或是公司的服務支持能力無法滿足原廠的要求、或是公司與原廠出現爭議或糾紛等原因導致公司被芯片原廠取消授權資質從而無法持續取得新增產品線授權或已有產品線授權被取消的情形,這將對公司的業務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四)市場供需風險
2020年開始,由于5G通訊、物聯網等行業快速發展,市場對于芯片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同時上游芯片生產廠商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產能受到制約,導致芯片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公司主要業務之一為IC增值分銷業務,受益于芯片市場的火爆,公司2021年度的收入及利潤規模出現較高的增長。
未來如果下游市場對于芯片的需求出現下降,上游芯片生產廠商的產能得以恢復或者增加,芯片市場供需緊張關系將得以緩解,將對公司IC增值分銷業務收入及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五)返款政策風險
發行人的IC增值分銷業務與部分主要原廠的交易中采用了供應商返款模式,該模式下,發行人先以原廠價目表價格(即名義采購價,該價格一般高于發行人向客戶銷售的價格)向原廠采購,在實現產品銷售后,發行人按照事先協商確定的成本價按差額向原廠申請返款,計算方式為:(名義采購價-成本價)*數量,原廠審核通過后開具CreditNote(抵扣貨款憑據)返款給發行人。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供應商返款金額折合人民幣分別為30,582.65萬元、41,839.71萬元和50,375.17萬元。
供應商返款的計算涉及大量的客戶、物料型號,發行人存在向供應商申報返款時客戶申報信息不準確的情況。根據原廠的分銷政策,原廠會不定期對授權分銷商的分銷活動和返款申報情況進行檢查,將來,若檢查發現發行人存在返款申報不符合原廠相關政策,發行人存在無法足額收到返款、返款被收回、被供應商罰款、代理權被取消、代理權不能續約等風險,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六)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1.28%、18.20%及22.59%,綜合毛利率受到產品結構變化、銷售價格、原材料成本等多因素的影響。若未來直接原材料價格上升或公司不能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并保持一定領先優勢,或者競爭對手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降低銷售價格等方式削弱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公司存在產品毛利率下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