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深化改革目標任務,昆明市審計局對標對表國內先進審計機關,著力加強審計業務數據綜合分析利用,規范電子數據采集使用管理,推動數據充分、有序、安全共享,將于今年出臺《昆明市審計數據收集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面規范電子數據管理使用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堅持科技強審 規范數據管理
科技強審,數據先行,審計數據的歸集管理是開展數字化審計的前提,是科技強審的重要信息基礎,昆明市審計局不斷以“審計信息化”為依托,助力審計質效提升。集中采集業務數據。除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傳統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電子數據外,更加明確應當提供各類業務系統的電子數據以及必要的電子技術文檔,并且依靠建立統一的定期報送相關電子數據工作機制,明確審計機關數據采集范圍和存儲,確保審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規范數據收集利用。審計數據的獲取與審計項目掛鉤,由審計組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項目組織,提出電子數據需求,統一規定從各單位采集數據的時間、內容、標準,并在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協助下獨立完成數據采集。數據使用完畢后,不再刪除數據,海量數據得以重復利用,結束了審計數據采集分散、雜亂的狀態;完善數據管理制度。《辦法》抓住了規范數據管理這個科技強審的關鍵點,通過建立數據采集、存儲、使用管理機制,明確各單位的責任,使得審計電子數據采集報送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審計數據保存規范化。通過優化數據獲取渠道,健全數據采集標準,提升數據質量,使得審計數據資源能夠得到充分、有序利用,借助大數據技術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撐。
加強數據共享 提升審計質效
建立常態化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大數據審計分析工作,是推進審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通共享平臺。昆明市審計局以此次出臺制度為契機,充分考慮與昆明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對接,謀劃充分利用共享平臺的優勢,打通昆明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與審計機關的數據共享通道,推動《昆明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的有效實施,促進跨部門跨行業審計數據充分、有序、安全共享;整合數據資源。2019年昆明市出臺了《昆明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但是平臺運行近年來,仍存在部分單位政務資源目錄發布不完整、數據更新不及時、有目錄但未掛載數據的情況。昆明市審計局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更好探索新時代易操作、有實效的大數據審計模式,打破了“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改變了信息共享“無據可依”的歷史,使信息共享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創新數據使用。通過數字化審計分析,挖掘數據成果,創新大數據關聯分析,聚集宏觀經濟政策執行、財政運行、金融、自然資源資產、政府性債務、重點投資等重點領域和社會熱點,形成預警分析報告,增強感知、預測、防范化解風險的前瞻性、系統性,實現審計業務“零距離”“無時差”,為宏觀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規范數據采集 保障數據安全
審計機關收集的數據涉及單位、企業、個人等敏感信息,昆明市審計局不斷強化數據從收集到銷毀的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堅決杜絕信息泄露和安全事故。狠抓數據安全管理。在項目實施中,審計組工作人員需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安全法》《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在自身嚴格要求的前提下,重點關注被審計單位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防護措施、安全事件發生等情況,對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進行深入核查,并督促整改,進一步推動信息數據安全和系統可靠;緊盯數據安全流程。按照統籌集約、依法采集、按需共享、合規應用、安全可控的原則,對數據采集流程作出了詳細規定,強化了電子數據的安全保密工作。《辦法》明確了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數據采集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保密責任,對電子數據有關安全保密的報送方式、存儲模式、授權使用、責任追究等問題作出了規定,確保審計電子數據采集報送規范、完整、準確、安全,從而確保電子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嚴控數據使用環境。在使用環境中,嚴格執行數據分析分級授權審批制度,做到“一事一審批、一人一登記”。并按照規定要求,開展數據殺毒、恢復、校驗、整理和入庫的環節,通過不斷完善數據安全利用機制,確保數據完整可靠,從根本上杜絕泄密事件發生。
昆明市審計局制定《辦法》,是貫徹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對審計工作部署要求的有力舉措。大數據審計是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科技強審的必由之路,而要做好大數據審計,就必須做好數據先行,加強信息數據歸集整理,改變“進點后再采集數據”的傳統審計模式。提前謀劃,有意識地收集審計相關數據信息,為未來審計進行數據儲備,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發現規律,分析疑點,重點核查,有利于促進審計有廣度、有深度的研究型審計發展,有效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