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賓川縣州城鎮華僑社區柑橘采摘季。在華僑社區郁郁蔥蔥的柑橘田里,金燦燦的柑橘壓彎了翠綠的枝頭,大家熱火朝天地采摘著柑橘,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華僑社區越南歸僑周蓮花家的柑橘田里,來自附近的30余名歸僑及僑眷采摘工人正忙著采收沃柑,干勁十足。周蓮花一邊采果一邊開心地說:“今年沃柑的價格比往年好,我家種植了15畝,每畝成本1萬元左右,凈收入預計達40余萬元。”
據了解,華僑社區的柑橘成熟晚,獨特的氣候讓柑橘生長周期長,加上果農成熟的管理技術,柑橘的口感、品質都很好,能保存至8月,遠銷全國各地,填補了市場空白期。
“這里特別適合種植柑橘,為服務好歸僑及僑眷,拓寬歸僑及僑眷產業路,我們每年都開展2次至3次培訓,提升歸僑及僑眷的種植技術,改良柑橘的品種,并發放黃藍板、小食蠅性誘劑、有機肥等,引導歸僑及僑眷統一進行綠色聯防聯控,確保柑橘品質化、綠色化。截至目前,社區柑橘種植面積達5732畝,年產值達1.5億元。”華僑社區總支書記孟世杰說。
近年來,州城鎮充分利用華僑社區地理、氣候、土壤等優勢,因地制宜積極引導歸僑及僑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和扶持歸僑及僑眷發展柑橘種植,及時根據市場優化柑橘品種,通過合理規劃、技術培訓、綠色聯防聯控等方式培育了一大批柑橘種植大戶,并多渠道、多途徑開拓柑橘市場,帶動歸僑及僑眷通過柑橘種植、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方式讓歸僑及僑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