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紓解市場主體“燃眉之急”,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云南省堅持“綠色”發展底色,立足綠色產業發展與自身資源稟賦,研判內外部經濟發展形勢,提出金融助企紓困一攬子措施,支持和幫助受困企業渡過難關。
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進一步加大。今年一季度,云南省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呈現持續恢復、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實現了平穩開局。但是,全省經濟恢復進程中仍面臨較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持續穩定向好的發展基礎仍待夯實。因此,在省級綠色金融工作機制初步建立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紓困政策幫扶力度,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支持地方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的保障作用,持續加快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從宏觀層面看,全省金融助企紓困措施有力、落實到位、成效顯著。總量上,全省使用碳減排支持工具達14.99億元,綠色貸款余額4237億元,為支持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覆蓋面上,相關措施已在文山、楚雄、普洱、曲靖等多個州(市)實施,在傳統制造業、綠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修復等領域得到落實,為傳統高碳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綠色農業打造云南名品和康養產業激發天然優勢提供了有力支撐。從微觀層面看,一系列措施精準度高、有效性強。在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行業、產業和發展規模的市場主體,因企施策給予項目貸款、林業碳匯質押、低利率信用貸款等金融支持,助力企業紓困發展。
總體來看,云南省金融助企紓困“組合拳”既有總量上的資金支持,又有針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上的要素保障,充分體現了金融支持措施的精準性、直達性和有效性,對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和助力綠色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仍需持續加強金融助企紓困力度、拓寬金融服務覆蓋廣度,以多層次、多形式的紓困措施提升支持深度,進一步鞏固金融助企紓困成效,助力企業深耕綠色發展沃土,培育綠色發展動能,釋放綠色內生動力。